- 清空播放記錄
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

- D-落塵:106.82.193.255濃烈的紅色與靜態特寫鏡頭裏,情緒在綻放。死亡邊緣的嘶鳴與間或出現的慟哭,以及撫摸式的療愈都是女性化的。碎玻璃割破陰部,流出的血是古典式的昭示。
- VQ是超時代:171.14.196.46女主角非常像亦舒筆下的人物。經曆移民的過程,一係列文化衝擊,努力向上生活!
- 親愛的凡:139.196.221.143能理解,能共情,但不喜歡。 能理解伯格曼想表達什麽,用痛苦又折磨的90多分鍾來突出那最後一分鍾的希望。但類似轉場時的陰陽臉和喃喃細語有什麽意義呢,不就是故弄玄虛嗎? 用了超級多的大特寫和哭喊來放大情緒,我隻覺得過猶不及。我更讚同布列鬆的理論:“避免感情極點(生氣、恐懼等),人們會被迫模擬這種極點,生氣時人人都一樣。”,伯格曼表現痛苦和折磨的手法真的並不高級。 還是不喜歡伯格曼,一切都是那麽刻意不自然,那麽故弄玄虛,仿佛在看一出精心編排的舞台劇。 (26分鍾左右那段前景是臉部大特後景隻有一張嘴的空間深度很棒!)
- 跪著要飯的:36.58.253.100目前為止,最愛的醫療劇,沒有之一。好喜歡311的會議,每次都幫我打開新思路。會經常回味的,好劇是常看常新的,我愛急診和神經科學。
- 壬貮銖:171.13.227.10四年前第一次看,早已記不清具體的情節,印象裏隻有新古典主義繪畫(卡拉瓦喬)的攝影中飽含的痛苦和鍾表嘀嗒聲傳遞出煎熬般的時間感,現在看來也確是伯格曼視聽風格最強烈的一部,它一方麵以此揭示著中產家庭內在的虛假與隔閡,另一方麵又對歇斯底裏般試圖交流的無力投以悲憫(不同於大多歐洲導演),“cries”譯為“呼喊”貼切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