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記錄
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

- 小G好吃麽:222.23.177.85觀念大於內容的作品,換句話說是枝裕和吃不下本片的主題。開場很特別,福山雅治的律師對案件真相全無興趣,隻是根據供詞和同僚探討辯護方向,而隨後的調查裏積累出來的真相又被證偽(反正都沒證據隻靠別人的說法)。是枝裕和想用此慣犯殺人案之調查與辯護的過程,描述罪與罰、司法與真相的若即若離,但是,全片數次全憑役所廣司麵無表情的自揭謊言又搬出新的說法,讓劇情變成了鬧劇,反正我是看笑了,這個設計倒也是新鮮有趣,但因為一切都不確定,你就可以從任何角度討論它,而所有討論也都沒有了意義。生命也許隻是個容器吧,放點什麽都ok,或者虛無主義才是它的本意,但是前半段福山雅治考慮用“殺人捎帶劫財”代替“搶劫殺人”的犯罪過程或動機來減罪,客觀上應該也有類似《刑法第三十九條》的對法律的質疑
- 貓名氏:121.77.41.186二十年前我估計看的會津津有味,現在看的隻想睡覺。
- 心語念予你聽:182.91.23.69真心覺得拍的好棒!三次反轉看的很過癮,電影結尾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才是高明之處,因為導演的重點是放在探討人性上,放在底層法律人員是否能抗衡過強大嚴密的司法體係上。很多時候法官認為是黑的就是黑的,認為是白的就是白的。
- 寂靜無聲123:139.196.189.122看得我滿臉慈祥笑並全程“哦謔謔謔謔謔謔謔”(/ω\)
- 佯淆:171.12.140.172先說缺點,前半太散太碎,整體感覺催眠。再說優點,不隻是片中人物,觀眾也成了殺人犯,拋出一個線索,觀眾就在腦海裏殺死一次死者。被告沒有自我,麵對的人想他是什麽樣樣,他就是什麽樣,所以不停的變口供,大家隻想看見想看見的。所以主角最後站在十字路口也迷惘了,總之認真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