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空播放記錄
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

- 困啊瘦了:139.200.147.76所謂道德是一根琴弦,可能出於良心或偽善,時時緊弦,音就能準。一直不調,撥著撥著,不愛樂器的來拉扯它,也就鬆弛了 (此處道德是個中性詞) 蘇菲需求一個朋友,富人家不提供朋友。梅林達對她還不錯,但隻是在隨意散播她的善意。梅林達向家人介紹男友時,鄭重其事,友善關懷,也並沒有將他介紹給蘇菲。梅林達給珍修車確實是令人感激,機油弄了一手,但借來珍的手帕,當場就扔回去……“資產階級兩麵性”(?不好說 蘇菲真正需要的,是對她缺陷的真正包容(或尊重,當然她是否理解就是另一回事) 以及友誼,同立場的友誼——這段友誼裏,刻薄和惡作劇,乃至於犯罪可以成為默契,道德就被扔在一邊 蘇菲缺少閱讀能力,電視裏愛看娛樂節目,思維裏應該隻存在語音和圖像,“道德告誡”稀缺。富人家配給她電視機,對她的道德惡意預設,擱置一旁
- 望逍遙:182.81.22.115題材不錯 但如果再深入一點可能更好
- 袁圓的我:171.8.207.114“文字”作為符號,成了階級鴻溝。女主不斷掩蓋自己文盲的事實,是為了滿足意識形態賦予底層對上層階級的想象。當想象生效,上層階級作為一種成功典範,被抬到了不可侵犯的地步,自己也變得沾沾自喜。即使上層在女主眼皮底下,討論質疑她也是被允許的。當想象被戳破,女主被趕出家門也是意料之中了。上層階級用與《寄生蟲》相同的偽善麵孔示人,底層也隻能用買太陽鏡這樣的拙略演技配合演出。於佩爾飾演的郵局職員則是一種知識分子的象征,帶領著女主這樣的被壓迫底層進行反攻。結尾處突然的暴力呈現,更像是一場早有預謀的革命終於找到合適契機。宗教作為上層階級的幫凶最終解決了這個反抗的知識分子,但夏布洛爾將希望寄托在了以自由身活下去的底層身上。
- 二月:139.202.205.191連珠炮似的台詞壓迫得絕望,隱秘優雅的音樂又使人快樂,一影兩麵,容易精分。妙語不斷,配樂實在是太太太太讚了。
- 吉利豬:139.198.78.97讓人想起寄生蟲,但又不太一樣,並不僅是直白地表現階層之間不可調和的對立與隔閡。引發結局的不像是仇恨與矛盾,更像是引用的尼采那句話中的人心的惡。而且僅通過碎片式且局限性細節給出兩位女主和一家四口各自的背景故事其實反而比正片中的故事更微妙且值得玩味,細想腦補之下才更體會出驚悚以及冷酷所在。ps:電視與娛樂節目這一意象頻繁出現有點意思